你以為拿著魚叉/魚槍能打到魚就是一位優秀的獵人?
真正的漁獵,是結合自由潛水技術、魚的習性、地形判斷和風險意識的水下戰術。
不是每個從水中拿起魚的人,都是令人尊敬的獵人…
來賓林柏鈞,從漁村長大,作為十年漁獵職人、又是Molchanovs國際系統的自由潛水教練與大深度競技選手,從這些專業領域來看漁獵世界——帶你了解打魚這條路上要努力的方向,更有效的獲得好魚與安全的上岸
目錄
漁獵人需具備的7大能力
- 環境評估:能適應更多元的潛點地形、下水時間點的潮汐,可勝任較難的上下岸,是否為當地人的菜園 (例如:尊重蘭嶼部落文化)
- 法規:避開保育區、合法持槍、有潛水旗、海警等
- 自潛技巧:快速放鬆準備的方法、避沒有水花的躬身、流暢的平壓、動態閉氣能力
- 底棲技巧:能讓獵物接近不驚擾
- 魚種辨識:判斷是否非保育魚種、為可食用魚、尺寸(斤)符合可打的大小來永續生態
- 安全與風險管理:免有危險性的放鬆準備方法, 浮具設置、移動時如何拿槍、應對流區與浪況、潛伴
- 工具操作與維護:魚槍或魚叉的命中率、魚串、刀、燈具的使用與養護方法
這些能力缺一不可——只會打魚但不懂規範與自身安全,是對海與生命的不尊重。
自由潛水 vs. 漁獵的差異


許多學過自由潛水的人,在初次接觸漁獵時,常常驚訝於兩者的差異比想像中大得多——即使都是在同一片海裡閉氣下潛,但整體的節奏、身體控制、甚至心理狀態,完全不同。
項目 | 自由潛水 | 漁獵 |
---|---|---|
放鬆準備 | 靜態 | 動態 |
入水 | 能下潛就好 | 無聲輕柔 不能划手 |
下潛身體控制 | 有導潛繩 | 無導潛繩 |
方向感 | 有人工標記 | 需靠體感 定位方法 |
下潛 | 保持節奏垂直 | 可改變水平方向、兼顧隱蔽性 |
手部動作 | 手只需捏鼻子做平壓即可 | 平壓之外、拿魚槍、手電筒 |
效率 | 維持最小水阻的流線型有一定的標準 | 需讓魚槍/魚叉不成為下潛阻力 |
踢腳 | 單潛的乳酸堆積後可休息排除 | 深度+魚串上的魚重量和水面休息頂流持續堆積乳酸 |
意識狀態 | 可放空 | 不能完全放空 |
目標深度 | 有明確標記 | 無標記 |
上升 | 只需踢水上升 | 踢水上升外還需放線、處理魚、不卡到鏢線 |
水面休息時間 | 完全照自己的節奏休息 | 魚出沒的時機點與海象的變化 |
閉氣過程 | 可預期 | 不可預期事件多仍能放鬆 |
放鬆與準備方式完全不同
自由潛水者可以依靠浮球固定在水面,徹底靜止、放鬆準備再進行下潛;而漁獵者通常沒有固定的浮球可依賴,只能用呼吸管在水面踢水維持定位,在動態中找機會進行下潛準備。
入水與下潛的方式更講究隱蔽與效率
在自由潛水中,很多人下潛時蛙鞋會打出水花,甚至需要划手幫助躬身。但在漁獵中,這樣的動作容易驚嚇魚群,因此下潛必須無聲、輕柔、控制得宜。加上雙手通常拿著魚槍與手電筒,無法仰賴划手,動作要更精準。
下潛時沒有輔助參考,只能靠地形與感覺定位
自由潛水者可以抓導潛繩直線下潛,也能靠繩子上的網球或底盤判斷目標深度;但在漁獵中,沒有這些標記與參考線,一切只能靠對水下地形的觀察、記憶與身體的方向感來定位。就像一個走在規劃好的登山步道另一個走沒有步道的山路…
肢體控制更複雜
自由潛水時,手只需捏鼻子做平壓即可。但在漁獵中,還得一邊操作魚槍與手電筒,身體姿態還要配合掩蔽、減少水阻,並根據魚的位置調整方向——從垂直變水平,甚至貼地與礁石,整體控制力要求更高。
意識狀態:不能放空,不能閉眼
自由潛水能進入心流狀態,閉眼、放空、只感受身體與水的節奏;但漁獵必須全程張眼觀察環境與魚,意識時刻處於「狩獵模式」——緊繃中帶著專注。
深度與動作都無法完全預期
自由潛水者知道幾米會自由落體、幾米會轉身上升,有固定節奏與操作模式。但漁獵者必須依照魚的位置、行動、潮流等因素即時改變策略,過程中可能出現許多突發狀況,因此閉氣過程中仍需保持高強度的判斷力與警覺性。
上升過程與水面處理也更複雜
自由潛水者上升時只需踢水回到水面;但漁獵者除了踢水,還要同時處理鏢線、拖著魚、避免鏢線卡住或纏繞、甚至在頂流中保持定點,直到安全完成出水。
休息與閉氣節奏受到環境與魚的干擾
自由潛水能自由掌握休息時間與下潛節奏;但漁獵者必須考量魚出沒的時機與海況變化,不能完全照著自己計劃的節奏進行,必須根據現場情勢靈活調整。
漁獵要準備哪些?
提醒:購買個人魚槍需依法申請槍證,請務必遵守相關規定.
1.自由潛水基本裝備

- 自由潛水專用面鏡:低容積方便面鏡平壓,平面鏡面以減少距離判讀錯誤
- 濕式呼吸管:水面移動呼吸使用
- 自潛專用長蛙鞋:鞋套大小以可穿著2-3小時舒適不掉腳為主(是否搭配潛水襪依個人習慣),有預算就選擇碳纖維推進效率佳,塑膠蛙鞋也可(看個人腳力),切不可過軟以免頂流時推進力不足
- 全身防寒衣:建議選有胸口防磨墊款式,方便拉橡皮、挑選布面材質更耐磨、選擇3mm以上厚度保暖
- 配重帶/鉛塊: 抵銷防寒衣所產生的浮力,中性浮力須依照打魚的深度與習慣來設定
- 潛水手套:保護手部,避免刮傷、受魚勿咬、魚鰭割傷(有些魚的部位有毒)
- 潛水錶:建議設定「無聲模式」,避免驚嚇魚群
2.漁獵裝備

- 魚串/魚摟:將打到的魚固定於身上,方便持續作業
- 潛水刀與臂套:可用於快速處理魚體減少魚的痛苦與放血保持魚肉的鮮味,或在遇到鏢線/廢棄漁網纏繞時自救脫困
- 潛水手電筒:適用於夜間或照明礁石內部、陰影區域,提升搜索效率
- 魚叉/魚槍 :個人化調整若你選擇在上課前由柏鈞教練協助選購與調整魚槍,將能根據你的體型、習慣、下潛方式與手部力量,進行最佳化設定。包括:
- 拉橡皮的力道與角度調整,使你裝填更輕鬆快速
- 魚槍的瞄準準度與穩定性提升
- 配件選擇(鏢線配置、滑輪、槍頭樣式等)更貼合你的使用風格
這不只是裝備,更是讓你在水下發揮實力的延伸
魚種與尺寸辨識: 不是眼前看到的魚都可以打!!!
獵食之前,請先辨識我們倡導「為食而獵」:不打不認識的魚! 不獵保育魚!打你要吃的魚! 不浪費!
基本常見目標魚種:
- 紅槽:至少30cm,約1斤
- 龍蝦:一個小手臂長,約1斤以上 (要識別各地區是否可合法捕撈)
- 白毛:至少250ml罐裝水大小
魚體太小或太大都難處理,過度獵捕更會破壞生態平衡。課程中,我們會教你用直覺 + 判斷力去「挑魚」,漁獵是高度選擇的漁法。

法規知多少?(附連結)
漁獵行為需遵守以下規範,違者可能觸法,本資訊為參考用途,實際法規仍需自行查詢政府公告為準。
你需要知道的關鍵法規:
- 保育區不得打魚 部分海域劃為水產資源保育區,禁止採捕、漁獵等行為。👉 查詢保育區資訊:農業部漁業署保育區公告總表
- 魚槍需依法申請牌照 魚槍屬於管制物品,需依《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》合法持有。👉 參考法規條文: 全國法規資料庫-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
- 下水需掛潛水旗,標示活動區域 依《水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》,進行潛水活動需明確標示區域。👉 參考辦法全文:水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
- 禁止下水的狀況 : 颱風、海警、紅旗、高浪等危險海況,皆禁止下水。👉
- 全國法規資料庫-水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
- 中央氣象署(交通部)
- 防災資訊整合平台(行政院)
- 地方公告,這些單位會針對當地紅旗海域封閉通知、或禁止下水公告進行即時更新,適合潛水前一兩天查閱。例如 : 小琉球可參考屏東縣琉球鄉公所公告
安全: 不要獨潛也不要兩人同時下潛
自由潛水漁獵雖是自由潛水的延伸應用,但風險型態卻更複雜。除了基本的低氧風險之外,還多了魚槍操作、判斷與警覺的高度專注力、趴底可能誤被廢棄漁網或魚線甚至自己的鏢線給纏住、頂流與等待已久的魚而超出個人保守潛水計畫等可能性,因此「安全」不是選項,而是必修課。
潛伴制度|一上一下
漁獵不同於傳統自由潛水練習,不建議兩人同時下潛。標準流程應採「一人下潛、一人於水面戒護」的方式輪流進行,確保意外時能有人立即發現與支援,這是負責任的潛水行為。
浮具|不必綁底,但要能救你一命
雖然漁獵時多不攜帶導潛繩,但仍必須有清楚可見的浮具,做為定位與緊急救援的依靠。
推薦使用:
- 改良式浮球(如:漁雷浮、泡綿浮球、浮條等)
- 可維持浮力、便於拖行與藏匿,避免被浪沖走
- 必要時可標示潛水旗,提醒船隻注意區域內有潛水活動
核心觀念|學漁獵不是學閉氣與深度,而是學水下打靶與風險管理
許多人誤以為學會打魚就等於「進階」自由潛水,其實不然,漁獵與自由潛水是兩種有共同但卻目的性非常不同訴求的的運動
學漁獵真正要訓練的,是以自潛為基礎之上的延伸應用技巧! 培養安全意識與環境永續意識與風險管理!才是優秀獵人之路的開始。
挑對潛點:不是每片海都能打魚
漁獵是一項高敏感度的活動,並非「看到海就能下」,選對潛點是安全與成功的第一步。以下是初學者必須了解的基本原則:
漁獵潛點的選擇標準:
- 非保育區、非禁漁區、非商港水域
避免觸法,尊重海洋保育規範與航道安全。請事前查詢相關公告與地圖。 - 進出水點需安全穩定
不建議選擇垂直岩岸或浪大礁岩區,避免上下水困難或被浪拍造成意外。 - 能見度至少 5 公尺以上
水下視野不足容易誤擊魚種或潛伴,能見度太差時不建議漁獵。 - 判斷水流與危險因子
需具備基礎觀流判斷力,避開暗流、回流強、水母多、或具其他潛在風險的海域。
昼夜差異也影響風險與技巧
白天與夜間的漁獵操作方式、魚群活動、生物種類與能見度條件都不同,潛點選擇與應對方式也有極大差異。這些內容會在課程中進行完整教學與實地演練。
記住:潛點選擇不是靠「地點美不美」,而是靠「能不能安全進出、水下能不能穩定狩獵、是否合法」。看得見魚,不代表你能安全地接近牠。
平壓:漁獵追求的是不是深而是「無聲的流暢」
在漁獵裡,比深度更重要的是平壓的流暢度與準確性。
我們不追求極限挑戰,而是追求在每一次下潛中,都能「靜悄悄地抵達魚的世界」。
- 一旦平壓卡住、動作拖延,魚可能已經警覺逃走
- 若無法用手捏鼻(手上還得拿魚槍與手電筒),會非常吃力
- 若上岸後耳朵仍悶痛,表示你還沒準備好進入漁獵狀態
在我們的課程中,你將學到:
✅ 免手平壓技巧
✅ 水中控槍與靈活操作法
✅ 流暢、安靜、有效率的下潛節奏
讓你越潛越穩,越深越安全。
我們不只教你打魚而是教你成為「值得被尊敬的水下獵人」
我們相信:漁獵不是野蠻的運動,而是一種自我鍛鍊與自然溝通的藝術,你會學到的,不只有技巧,還包括:
- 判斷力與風險意識
- 法規與倫理
- 抉擇的思考
- 對海洋的謙遜與敬畏
漁獵課程報名資訊
如果你也曾想當一名英雄…如果你很I…如果你學了自由潛水但對拍照與比賽沒有興趣…
- 從0開始完整的學會一整套水下獵魚技巧
- 想了解合法又安全的漁獵方式
- 想體驗「一口氣狩獵」的極致專注
- 想從自由潛水跨入漁獵
- 會打魚但沒有系統性的學過,想提升命中率與吸收10年的精華重新理解「打魚」這件事
📍 漁獵課程教學地點:琉球
開課資訊請洽官方 LINE 報名與諮詢 ID:@crazydive
漁獵教練介紹|林柏鈞:@spearfishing_flyfish
撰文者介紹 | 岳庭如 : @yuehtina
podcast 介紹柏鈞漁獵職人的養成記 apple podcast收聽連結
十年實戰漁獵經驗,結合自由潛水競技專業,安全 × 有感 × 高度客製化帶你入門!
搶先發佈留言